在骆驼祥子里有这么一段,祥子拉包月,攒钱买车,别人劝他起个会,十几个人顶多二十个人上证速配,他拿头份,新车就有了。起会这说法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吗?听老辈说过,当时还是比较流行的,不过目前真的是很陌生,也算是一种回忆。
所谓起会,有的地方也叫“杠子”或者“抬杠子”,就是几个不错的哥们儿,每个月拿出三瓜俩枣的凑在一块,这一凑不就多了嘛,然后抓阄,抓到的就可以先用。这个做法,我听老辈儿说,在我老家山东六七十年代,甚至八十年代还是有的。有的需要自行车,有的缺块手表,一时拿不出,咋办上证速配,只能这样。
当第一个抓阄的使用完了,每个月还得拿出三瓜俩枣,但是不再参与抓阄了,等到最后一个人使用后,这个起会就散了。这可以解决不少的困难,尤其是要添置什么大件儿的时候,在当时是很难拿得出来,这样也是互助的一个办法,也能解决很多问题。
展开剩余44%在当时,一个工人的收入要想买块上海表,怕是也要攒个一年半载的,如果要买个自行车,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。自行车和手表又往往是那时候上班人的象征,几乎是个标配了。一时手紧拿不出,厂里小年轻们有的就可以通过这个办法解决,比方12个人,一年下来,所有人都实现了自行车和手表梦。
当然第一个使用的人沾沾自喜,觉得运气很好,最后的人也会觉得挺霉的,但是也都是公平起见嘛。如果使用的人退出,这个人的品格就会有大问题了,都一个单位的,或者一个村的,以后咋抬头,见了人也是不好说话,这点事儿真的会让人记恨一辈子的。
这起会在当时也是种无奈之举,在那个年代,不像如今,如今的渠道非常多,还可以分期,就算一时拿不出,分期一个也是可以的。那个年代上证速配,自己攒还是挺困难的,也是大家一起把各自喜欢的东西,轮流的买过来,也是一种方便的方法,同样也是友谊和信任的见证。
发布于:四川省粤有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